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作者在一段材料中可能会表达若干个观点,在这些观点中主要的或核心的观点、中心思想、作者的用意或目的都可以称之为主旨。
表面主旨题是指主要内容涵盖短文的所有信息,是文字表面信息的综合和理解。主要的提问方式有:“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谈论/阐述/说明的是”、“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主要意思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表面主旨题做题的关键在于:
第一、理清文段结构,对于句群中的主从句要分清楚。这是解题的基础。
第二、基于题目要求对字面意思进行总结归纳,因此正确选项仅停留于文段字面意思,不能有任何推断。这是表面主旨题区别于意图推断题的最大特点。
【例题解析】
【例1】长期以来,人们对工业的文化内涵没有认识,文物保护的理念相对落后。事实上,每项工业遗产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最高发展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近代工业遗产更是如同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载体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容器,凝结着社会经济、产业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有些工业遗产,甚至代表了一个城市最基本的东西,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史。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文物保护理念应适应生产力发展
B.文化研究应以工业遗产为突破口
C.工业遗产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D.工业遗产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文物
解析:A项的外延太大,与文段主要意思相脱离,首先排除。B项显然曲解了原文意思,而且有偷换概念之嫌,排除。C项以偏概全,不合文意,排除。所以选择D选项。
【例2】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闪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闪电形成的机制 B.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
C.臭氧对人类的贡献 D.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解析:本段文字的行文脉络是总分式,第一句话通过假设关系的关联词阐述出“闪电是人类的清洁工”,后两句是第一句的分述。第一句是文段的核心句。所以选择D选项。
【例3】我国海区的潮汐资源以福建和浙江为最多,潮汐中蕴藏这巨大的能量。潮汐发电是利用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建筑水堤,形成水库,以便大量蓄积海水,并在坝中或坝旁建造水力发电厂房,通过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然而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只有潮汐电站建在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我国潮汐资源的分布情况 B.我国潮汐资源的利用现状
C.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 D.潮汐发电需要突破的技术障碍
解析:文段中通过“然而”,体现出重点,通过必要条件句“只有......才”体现出潮汐发电的必要条件。同时,文段主要是说潮汐发电对于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高,而不是说技术障碍。所以排除D选项,选择C选项。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2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