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答题水平,河北公务员考试网(www.hebeigwy.org)特别推荐申论热点解读“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申论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热点背景】
最新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接近六成。中国民众“触网”的25年间,从“大虾”“美眉”到“盘他”“硬核”,新词汇、新句式、新用法层出不穷。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粉丝”“山寨”“雷人”等网络词语;2015年,“任性”写进了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但与此同时,不规范、夸张、低俗等也成为一些网络语言的标签。
而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对于年轻人出现语言贫乏的问题,70.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归因于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
网络语言不是几句网络流行语,而是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具有特色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有很强的口语和方言特点,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有想象力的超常规词句组合。“囧”“槑”等网络用语激活了沉睡在字典中的死字,“敲黑板”“开脑洞”等鲜活贴切的表达则体现了网友的创造力。
“我说笑尿了,妈妈问我为什么这么不小心”……在微博和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段子。《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指出,中老年人的互联网应用集中于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但是,夸张的网络语言表达,让一些中老年人在“触网”时摸不着头脑。
“求扩列”的意思是“请求添加好友”、“暖说说”的意思是积极回复点赞社交媒体状态、“xswl”是“笑死我了”的缩写……最近,一篇介绍“00”后网络语言的文章,让不少自诩互联网资深用户的“90后”网友表示,“00后”的世界我们不懂。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语言和文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和渠道,更蕴含着一种文化,是我们可以继承过去与实现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可以有所创新,但也要融入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血脉当中。否则,网络语言也终将只会昙花一现,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网络语言的特性]
网络语言通常都想追求一种个性化表达,其使用主体大多是青少年网民。为了表达自我、彰显个性,他们往往打破规矩说话、不按套路书写,追求新奇和吸引眼球的效果,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倾向。
一是情绪化表达。一些网络语言片面追求情感宣泄,比较喜欢使用夸张、矫情的字眼。
二是感觉至上。一些网络语言不讲究正确、精准、严谨,一切跟着感觉走,只要好玩、有趣就行,是否符合语言规则已不重要,数字、字母、表情符号、拼音、外文等都可以杂糅在一起。
三是“无厘头”恶搞。一些网络语言并不追求有意义的表达,而是习惯于“无厘头”恶搞,有意无意地消解意义。
四是戏谑性。一些网络语言倾向于调侃、戏谑,对社会共同价值理念和行为操守缺乏基本尊重。
[正面意义]
自媒体快捷、便利、交互的特点以及信息生产、积累、共享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催生了词语及其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生态学角度看,语言的多样性体现了良好的语言生态。在自媒体时代里,人们已深切感受到了语言的快乐,沉浸于从来没有过的语言欢愉之中。
精神愉悦带来思想活跃、思维创新,汉语新词的大量涌现正好反映了人们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思维。流行语等新词新语充分展示了语言使用者的睿智及其无穷的创造力。自媒体的语言表达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张扬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维护语言生态的平衡、保护生态伦理的健康。
[负面影响]
网络语言传播力强,不规范甚至低俗的网络语言绝会对语言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一是导致“看不懂”。不规范网络语言的流行会使语言所承担的正常沟通功能受到影响,尤其是中老年网民往往看不懂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语言,抓不住准确的语义和话语背后的情感色彩。
二是导致“不会说”。一些青少年网民用外文字符、谐音字、数字随意替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如不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其语言的正确表达。
三是导致“听不进”。语言能够塑造思维。不规范网络语言的流行会使价值风向标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低俗网络语言会销蚀社会正能量,导致对青少年网民进行思想引导、价值引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些不良网络语言的传播,甚至会降低青少年对汉语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四是导致“无美感”,某些网络新词新语新文体对语言自身带来冲击。汉字历史悠久,表形表意,意蕴深厚,只哗众取宠地满足于对文字内涵的消解,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华而不实。
[参考对策]
一是可以定期公布汉语禁用词和慎用词清单。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可以定期公布汉语禁用词和慎用词清单,重点对教育、新闻、出版、互联网有关行业中汉语使用情况进行规范约束。有关部门要对汉语非规范使用现象采取纠正措施。
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汉语规范化教育。开展网络用语辨析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违反汉语规则的行为,清楚语言文字使用的“对错美丑”。学校可以组织演讲、征文等活动,引导学生热爱汉语、正确规范使用汉语。
三是建立网络语言使用传播监管机制。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重点对视频弹幕、网络游戏、社交平台等网络应用中的语言输入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媒体要增强语言把关意识,对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嘉宾等明确提出规范用语要求。
四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枯燥的理论教学转化为活生生的事例引导和具体的活动感悟,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庸俗的网络语言。比如,可以开设以汉语传播推广为内容的电视和网络节目,弘扬汉语言文化之美。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示例]
1.网络语言治理,立法要先行
2.网络语言“情”与“理”之思
3.使用网络语言应取舍有度
[精彩开头]
繁荣的网络语言生活令人喜忧参半。一方面,方便快捷、生动幽默的正能量网络语言,极大丰富了社会语言生活;另一方面,大量失范的网络语言不仅充斥网络空间,还向线下语言生活快速渗透。加强网络空间语言治理已势在必行,尤其要发挥法治的先行者作用。
[精彩结尾]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网络低俗语言违反语言规范,污染社会环境,损害公序良俗,误导广大受众,整治网络语言低俗之风、遏制网络低俗语言蔓延是营造网络文明的必然之策。因此,要坚持依法网络空间法治理念,不断加强网络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规范和净化网络语言,网络文化才会健康发展,中华民族悠久的民族文字和语言习惯才会得到规范运用和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网络语言可以更有内涵刘发为
人民日报:净化网络语言 成丕德
人民日报:硬核、锦鲤、敲黑板……引导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许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