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公务员考试复习已经开始,本文公考通网校提供一篇优质范文并解读其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考生可收藏学习,用作晨读资料。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并传下去
评析:“让”字开头的一句式标题,具有引领意味,标题即为文章的中心观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发展、社会变迁的缩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却呈现出诸多尴尬:传承人才匮乏、创新力度不足、保护法规缺位等。寻根问底,根源在于对非遗保护缺乏正确的认知。这不仅会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加剧,更会让文明的传承难以为继。因此,必须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并传下去。
评析:开篇第一句先点明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接着第二句指出当前非遗保护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第三句追寻问题根源,第四句说明其危害性,最后第五句引出文章论点,并回应标题。五个句子,分别对应价值、问题、根源、危害、论点,结构明确,逻辑清晰。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坚持以民为本。譬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年画给人们印象十分深刻,但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地区的年画都代表了地域特色文化,蕴含特色内涵,于是年画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注重结合当地普通百姓的愿望与需求而进行演变,正因如此,年画成为生命力持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仍然为许多百姓喜爱。由此可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必须结合百姓需要,坚持以民为本,在各类“非遗”的保护过程中要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具体实际,将“非遗”融入百姓生活,扎根群众,提高“非遗”的生命力。
评析:分论点1,指出需要坚持以民为本。先以年画为例,指出其之所以能绵延至今,关键就在于其所代表的特色文化和内涵随同当地百姓的需求而演变,以此类推,非遗保护需以民为本,扎根群众,方能保持长久。以案例推规律,例证与分析结合,可行。本段也采用了句子结构,三句话分别对应论点、案例、对策。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注重文化创新。譬如,作为甘肃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华亭曲子戏得到极大的认同。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变革,但是华亭曲子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其中,主动承担起传承的责任。同时,非遗传承者注重对华亭曲子戏的创新传承,让华亭曲子戏与现代生活接轨。又如,两广地区的传统舞狮,为了能延续文化精华,与社会发展同步,于是舞狮艺术开始走向创新之路,主动与电视节目深度合作,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舞狮艺术的魅力,进而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与参与。可见,任何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离不开创新。
评析:分论点2,指出需要注重文化创新。以甘肃华亭曲子为例,指出华亭曲子取得的认同,与此同时也因为创新而使得与生活接轨;然后再举两广狮舞,说明狮舞主动创新,吸纳年轻人参与,最后总结回扣论点。本段论证不够理想,虽然采用了双例证格式,但是第一个例子论述不够完善,本段论述重点在于非遗文化创新的作用,应当先说明华亭曲子注重创新,再说明华亭曲子因注重创新使得与现代生活接轨,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凸显出非遗保护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从而佐证论点。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政府扶持。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是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对非遗推荐力度不足、保护性政策缺位等诸多问题。若放任自流,长时间的忽视必然会导致非遗保护工作缺乏后劲,难以在保护和传承路上发力。由此可知,政府扶持是关键之举,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大推荐力度,地方政府要通过丰富非遗活动形式、搭建非遗宣传平台等手段,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力度,以提高非遗知名度,另一方面要完善政策,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的倾斜力度。
评析:分论点3,指出需要加强政府扶持。先指出政府支持的重要性,再列举部分地方政府目前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问题危害,最后总结提出对策。本段的论述也采用句子结构,论点+意义+问题+危害+对策,逻辑清晰,可行。
在中国各领域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关键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是“硬战”、“苦战”。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需要坚持以民为本,又需要注重文化创新,还需要加强政府扶持。唯有如此,方能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传承不灭,进而造福后世。(共993字)
评析:结尾结合时代背景,说明非遗保护需要攻坚克难,然后再次引用三个分论点内容,指出唯此方能生生不息、传承不灭。生生不息对应“活起来”,传承不灭对应“传下去”,文章结尾回扣标题。
【文章总结】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议题展开论述,本文的突出特点是句子结构的运用,文章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甚至第五段都运用了句子结构,运用一句话讲明论点、问题、危害、意义、对策、根源等,语言朴实,不拖泥带水,非常干练,而且显得结构明晰,逻辑清晰,非常实用,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此外,本文采用经典的五段论,文章架构清晰,论述时能够做到例证与分析相结合,这也是写的比较好的地方。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分论点2的论证,逻辑稍显混乱,应先提措施再总结措施的效果,从而增强论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