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文化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http://www.hebeigwy.org       2012-10-10      来源: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从文化的角度解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或者不发展,以及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而不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文化与经济之间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对应着一种经济体制、一种发展方式。我们之所以选择了市场经济,原因之一是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个体的人是有着自我利益追求的。这种在法制的规范之下,履行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合乎职业道德的追求,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层面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层面的追求,因为说到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路径的转变。这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简单地上几个项目的问题,而是要把创新作为原动力、作为一种常态;着力于启动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着力于提升产业链,着力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而不是单纯的政策刺激;着力于合理界定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让企业家充分发挥创新和提升产业链的激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为主动、稳健、持续,更有话语权。所有这些不啻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文化层面的转换和提升。

  在一定意义上,一种文化对应着一种产业。新经济之所以发生在美国,是因为美国人很容易接受自主、自我改造乃至自我革新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带到商业领域。在这个国家,开拓精神和个人创造性是备受欢迎的。之所以德国和日本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都特别发达,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人都十分推崇权威和秩序。甚至可以说一种文化出一种人,我国的大企业家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大体上多出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有经商的传统和氛围。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有哪些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纯粹的“经济体制”,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正确对待财富。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其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为社会所承认。在这样的规则下,获得财富愈多者,对社会的贡献就愈大,这样的人愈多,社会就愈富裕。我们反对的是不正当收入。基于这样的分析,在法律的规制下,成为合乎职业道德的富人,即成为对社会贡献大的人,应当是一个人的正常选择。故此,比尔·盖茨的财富,乔布斯的财富,以及诸如此类的阳光财富,社会都是予以肯定的。

  浓郁的商业氛围和企业家精神。浓郁的商业氛围是指深藏在民间的创业、经营精神和经营才能,人们有一种强烈的致富冲动,通常倾向于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我国浙江的民营经济被一些人总结为老天爷经济、老祖宗经济、老百姓经济,说的正是这种商业氛围。有了这样的商业氛围,老百姓就会千方百计地自己走上富裕之路。企业家精神被熊彼特概括为创新。我们可以把企业家精神概括为:1、永不安分,总是有着各种奇思妙想,有时甚至是各种怪诞的想法,有着浪漫主义的遐想。2、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并且有坚韧不拔的追求。3、永不停止,永远没有尽头。在生活中,一个人是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4、更推崇个人的独立性,不囿于传统。熊彼特指出:“典型的企业家,比起其他类型的人来,是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他的独特任务--在理论上讲以及从历史上讲--恰恰在于打破旧传统”。

  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包容失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魅力的真谛。然而竞争必须是公平的。这里的公平特别指给予当事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视同仁的进入。进入者有资格,也乐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有竞争就有失败,这一次失败不等于下一次同样要失败。没有破产、没有失败就等于不让市场机制工作。既然有追求成功的自由,就必须有允许失败的自由。一个不能容忍失败的经济制度不可能进行竞争和创新。

  诚信与职业道德。诚信与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一回事,遵守起码的职业道德的人肯定诚信,诚信的人肯定讲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道德都是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丰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缺少诚信,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市场经济的文化特征或精神取向等软件,与市场经济的硬件,如独立的真正约束硬化的市场主体,被严格规范的政府职能,以法律条文出现的游戏规则,构成了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宏大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才是高效的。

  传统文化必须通过改造,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五千年的历史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乏精华,然而传统文化毕竟是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马克思认为传统自然经济和封建统治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的依赖关系,“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建立在这样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文化的特征是:缺少独立人格;封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狭小,社会价值诱导信号单一,难以发挥个人的比较优势,对“为仕”趋之若鹜;追求终点平等和安贫乐道;推崇“中庸”,冒险和创新精神不够;由于缺少大规模的生产和交换,难以形成普遍的诚信和契约精神,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不够;在人际关系上推崇血缘关系,崇尚哥们义气,崇尚权术。基于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审视和改造传统文化,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也不是脱离实际、阐精发微地主观诠释。

  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文明的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借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成果,主要是诚信、契约精神、冒险和创新等与市场经济共通的东西,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基础的变迁,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变化。事实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的文化也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引导文化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复古。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