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称,将去年年底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名单与2004年首批75位新闻发言人名单对比,7年之后,仍然守在新闻发言人岗位的有11人,占比不到两成。
2004年的首批新闻发言人,被称作“黄埔一期”,称号中闪烁着某种荣耀。不过7年之后,当年的75位新闻发言人只有11人仍然坚守岗位,引领风气之先的“黄埔一期”花果飘零。
所谓“黄埔一期”的众多学员,公众能认识的其实寥寥无几。有媒体统计,第一批新闻发言人中有19位从不发言,还有的发言很少。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新闻发言人,事实上很少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无一不是兼职的官员,平素有自己的繁杂事务,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成了他们的“自选动作”,并不具有制度性和强制性。
其实,从一个部门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次数,或许就可以推断此一部门的信息开放程度。照理说,每个政府部门都应定期与公众沟通,因为每个领域都有公众关切的事务。那些7年如一日不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的部门,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社会,简直令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而部门的封闭运作,带来的后果之一,即是新闻发言人的虚设。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青黄不接,从来就不仅仅是它自身的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行那么多年,竟然还有政府部门从不或者很少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一些政府部门即使有“必须公开”的行政压力,也往往还是不屑于与公众沟通信息。当然,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次数多,就一定意味着本部门的公开品质好吗?也不尽然。
清华大学史安斌教授认为,关键是政府新闻发言人从中国特色的“官职本位”转型为国际通行的“专业本位”。但我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关键,在于发言人背后的那个组织是否具备足够的开放性。若政府部门保守闭抑,新闻发言人再“专业”,也不过技巧而已,行之不远。
某种程度上说,新闻发言人制度所标示的,其实是政府部门从封闭到开放,或者从伪开放到真开放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