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申论资料
2012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求是》精选三十
http://www.hebeigwy.org       2011-11-04      来源:河北公务员网
【字体: 】              

创先争优要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指明了方向。

  

  一、把创先争优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围绕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历史经验表明,党的建设只有与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担负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得到加强,党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我们党成立90年来,始终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从而保证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搞好创先争优活动,就必须发扬我们党围绕中心任务抓党建这一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创先进、争优秀。

 

  创先争优只有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带领广大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上。只有紧扣中心任务,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与完成中心工作共同提高、整体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充满活力和具有持久生命力。只有在服务中心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上创先进、争优秀,以中心工作的完成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才能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创先争优只有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创先争优只有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人民群众的功能,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到实处。只有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创先进、争优秀、作贡献,党才能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创先争优活动才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把创先争优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是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途径。结合的最佳状态是融入。只有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在工作原则上相呼应、在方法步骤上相衔接、在重大措施上相协调,才能把创先争优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融为一体。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服务人民群众,是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加强基层组织,既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就包含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就要将创先争优融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完成本地区、本单位中心工作任务的实践中创先争优,从而使创先争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科学地统一起来。

 

  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使命。离开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要一心一意谋发展,以模范行动组织和带动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落实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上;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扭住发展不放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各项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采。

 

  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实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发挥好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就必须融入人民群众之中,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服务群众、凝聚民心上,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创先争优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要大力推广“党员承诺制”、“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党员志愿者”等做法和经验,积极构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往往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化解利益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主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要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大事来对待,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科学把握结合的特点和规律,在紧密结合中提高创先争优活动实效

 

  在探求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内在统一性上把握结合的特点和规律。一要深刻认识创先争优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目标上的一致性,自觉地在工作指导思想上搞好融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充分认识这种一致性,才能自觉地促进创先争优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原则、方法步骤、措施办法上的有机统一,为提高活动的实效奠定思想基础。二要把握好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性,自觉落实好重在实践的基本要求。中央确定的创先争优活动目标内容中,每一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是完全一致的。要确立实践导向,努力克服形式主义,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把解决问题作为创先争优的实践载体和有效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查找梳理出的突出问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逐一抓好落实,真正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把握好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关键环节。创先争优与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各自的运行规律,也有两者结合的关键环节。只有抓住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地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创先争优活动不是离开单位的中心工作另搞一套,而是要求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把承担的任务、从事的工作做得更好。党组织要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创先进,党员要立足于本职岗位争优秀。要针对少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认识不到位、积极性创造性不够高等问题,持续搞好思想教育,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创造激情,始终保持经久不衰的创争热情,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二要把握好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增强实效性。从宏观层面看,创先争优活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具有一致性。因此,必须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搞好活动的宏观筹划。从微观层面看,各地区各单位情况不同,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具有多样性。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类型的基层党组织、担负不同任务的党员队伍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确定具有各自特点的活动主题和活动载体,探索和运用各种务实管用的办法,使创先争优活动符合基层实际、紧贴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整个活动百花齐放、各个单位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

 

  建立健全促进结合的长效机制,在常态化运行中增强活动效果。创先争优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党和国家长期的中心任务。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持续不断地互相促进,必须建立健全促进两者结合的长效机制,使这种结合转入制度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要建立上下联动的领导机制,整合领导力量,明确各级职责,形成党委高度负责、机关精心指导、基层积极投入、党员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建立配套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把衡量创先争优成效的标准与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统一起来,把各类经济社会发展评比与创先争优评比统一起来,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常态化。同时,要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示范带动,在全社会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风气。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周生贤)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着重围绕“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强调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口继续增加,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成为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水土流失加重,天然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发达国家2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才能有效破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主线。发展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环境保护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将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传导到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上来,能更好地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秉持环保为民的理念,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时期,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将是国际社会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建议》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就环保论环保,就污染谈污染,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是形势使然、出路所在。

 

  “代价小”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效益好”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放低”就是坚持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可持续”就是坚持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要求全面体现到国民经济体系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组织体系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改善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以生态建设再造环境优势,是有效减轻环境治理压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的治本之策。

 

  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应从减缓、适应和增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在减缓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继续推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提高固碳能力。在增强适应能力方面,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预警监测与应对;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国际合作方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

 

  深化污染减排。“十一五”期间,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十二五”时期,国家已经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纳入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要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负荷率;加大“三河三湖”、松花江、黄河小浪底库区、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继续加强燃煤电厂脱硫,切实加强电厂脱硝,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将区域大气环境作为整体进行部署,着力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空气联防联控工作新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低碳城市试点。这些规定具体明确,需要多策并举,全力抓好。

 

  着重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议》强调指出,“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要继续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措施,扎实抓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作。抓紧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全面排查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有效解决重点防控区域、行业和企业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沿江沿河沿湖化工企业综合整治,全力遏制化工行业环境事件高发势头。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加大农村“以奖促治”支持力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面启动“连片整治”工作,建设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

 

  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保护好草原和湿地。继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海岸带的保护和管理,加快水土流失的治理,不断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把生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让江河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抓紧制定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环境法规政策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进一步深化环评制度,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健全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作者:环境保护部部长)

 


文化自信的力量 
(仲呈祥)

 

  当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化建设的强音,因为这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的重要课题。自觉、自信、自强三者构成彼此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系统,缺一不可。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也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地通向文化自强。而其中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持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自信,坚持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的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是着意于“化人”,还是急功近利“化钱”?是着意于养心,还是止于养眼甚或乱心?是着意于引领大众,还是一味迎合市俗趣味?关键在于文化上是自觉还是盲目。文化建设者倘陷入盲目,势必误人子弟;文化领导者倘陷入盲目,势必酿成灾难。而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才不至于陷入文化建设上的盲目。譬如,新时期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一道引人瞩目的亮丽景观。从《长征》到《延安颂》,再到《解放》及至《解放大西南》,可以说完成了荧屏上的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人民共和国的形象历史,表现出了创作者对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传统的充分自信与高度自觉。相反,我们也看到由于对以艺术方式把握世界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自信不足,因而在文化建设和文学艺术创作、鉴赏上,出现了一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从过去一度把文化艺术简单地从属于政治、以政治思维取代文化艺术思维去把握世界的“形而上学猖獗”的极端,又走向把文化艺术笼统地从属于经济、以利润思维取代文化艺术思维去把握世界的“形而下学泛滥”的另一极端。又如,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能力缺乏自信,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美学观缺乏自信,因而又出现了从过去一概排斥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极端,又走向违背唯物史观、美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在创作中混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界限的极端,走向随意解构历史、戏说历史、消费历史、杜撰历史的另一极端。再如,由于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生命力与独特魅力不自信,一些影视作品又从过去一度忽视受众视听感官的愉悦快感的极端,走向误把营造视听感官生理上的快感当成艺术的惟一旨归的另一极端;从过去一度盛行的“高大全”式英雄塑造的极端,又走向将“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非英雄主义”当作创作时尚的另一极端……其重要缘由,皆因文化上自信不足、理论上定力不够、思维上左右摇摆所致。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理论思维层面上充分自信,自觉坚守全面辩证、协调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通向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就是通过文化建设的自身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建设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而要真正通向文化自强之路,就必须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合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坚信自身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倘若对优秀传统文化不自信,就会陷入认识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就会因失去民族的文化之根而漂浮;倘若对外来文化缺乏吸纳、消融、再造能力的充分自信,往往就会在行动上出现全盘西化或闭关锁国。毋庸讳言,当下有的文艺创作正由于缺乏文化自信,才呈现出一些不是自觉走向文化自强而是盲目造成文化自弱的现象。一是颠覆经典作品。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确认的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是构筑民族精神大厦的支柱,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因,是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凝聚力。由于缺乏文化自信,这些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遭到了盲目追随西方文化思潮者的无端怀疑,一些支撑民族精神大厦的典型艺术形象遭到肆意解构甚至颠覆。二是盲目背弃民族优秀美学传统。中华民族拥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美学传统,有独特而严密的审美体系。一旦摒弃民族美学传统和审美个性,背弃民族美学的引领精神,舍弃民族美学的评价标准,势必丛生一些花眼乱心、伤神蒙智的现象和作品。譬如,错把某些假经典、伪大师和平庸之作捧上天的文化现象;以“收视率”和票房收入为“唯一标准”,迎合和刺激了大众审美情趣中的落后消极的东西,反过来催生品味更加低下的作品,这种恶性循环极严重地加剧了文化建设上的不自觉和不自信。三是对外来文化缺乏吸纳、兼容和再造的自信。可以说,较之历史上任何文化融合的时期,当今的中国处在外来文化最为多样、最为复杂的时期。只有以开阔的眼光去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方是充满自信地对待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费孝通先生在谈到“文化自觉”时提出了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兼容观值得珍视。所谓“各美其美”,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要美自己最美的东西;所谓“美人之美”,就是要以开放的眼光,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有利于本国、本地区的有用的东西,为我所用;所谓“美美与共”,就是立足于我们改革开放的现实土壤,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世界的优秀文化交融、整合、创新,创造出既富民族特色、又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全面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不仅仅需要政治优越、经济强大、社会和谐,还需要有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因为只有靠自觉与自信的文化把人的素质、境界“化”高,才能依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而“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建设要靠天长日久,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任何急功近利,操之过急,都有悖于文化发展的规律,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文化自信,归根到底,就是要以充分的自信力为国家、为民族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繁荣兴旺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涵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丰厚土壤。只有通过文化自觉、自信,达到文化自强,才能建设与大国、强国地位相称的先进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进一步向世界展示独具魅力的民族生存发展智慧和文化建设策略,使中华民族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前进得更加坚实。

  (作者:中国文联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