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语言需要“有血有肉”
国家公务员面试是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是相对于传统的经验型面试而言的,是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一一发问,并按照标准格式记录面试者的回答和对他的评价。结构化面试与其他方式不同的是,它必须借助语言这个载体。所以语言的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正确、语言是否丰富则关系到面试分数的高低。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感到在语言方面缺乏练习,从小学到大学都较少机会在台上发言。所以很多人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语言拓展的问题,很多学员在掌握思路之后,遇到的最大困扰就是语言扩展不开,感觉到答题只有骨架,而没有血肉,没有个性亮点。“即使有时候将问题解答得也非常全面,但因为缺乏有血有肉的内容,依然难以得到高分。”王老师说,而这完全是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来提高的。
●三大技巧扩展语言“厚重度”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有长期与短期方面的考虑,综合解决。“但问题真正的解决则需要长期的知识与观点的累积,不能速成。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短期性的建议是:
第一,朗读与背诵一些优秀的议论文。学员一般情况下是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贫乏。其实综合分析又叫做小申论,就是摆观点、讲道理的过程,其实质与我们中学时学习的议论文写作是类似的,所以我们最好是能参照优秀的时事评论文,学习对方行文安排、段落结构、论证的方法的选择、词语的运用等。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当我们进入到公务员面试队伍中时,我们再去看时事评论文章就要看门道了。所以建议学员们能多读人民网、新华网上的优秀议论文。
第二,练习由一个词到一段话的扩展。以一个词语作为一段话的主题或者核心,扩展成七八百字左右的一段话,如有能力则可以扩展成一篇文章,通过这样的扩展练习,一个人可以迅速地积累词语、出口成章。这是思维的锻炼,这是内涵的提升,建议学员可以多练习。
长期性的建议:
第一,从中国传统国学中吸取知识营养,提升个人修养。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在新世纪,它仍然焕发出魅力,吸引了众多的国内青年和海外学子的兴趣,正在全球中形成中国“国学热”。孔孟之道以“仁”为中心,扩展出以血缘为中心的道德伦理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施于人也”、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等,孔孟哲学的营养,取之不尽。老庄“道法自然”,强调辩证法与尽本性的重要性,与世无争,无为而胜;还有墨子非攻思想、荀子的法治思想,可以说是灿若星河。
第二,从佛学中吸取知识营养,提升个人修养。佛学理论中很大一部分是哲学思辨,是劝人向善的,我们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前提下,吸取其中博大为怀的部分,对于我们淡泊名利,抵御物欲的诱惑,是非常有用的。
第三,从历史典故中吸取知识营养,提升个人修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如果我们在论证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历史典故,摆事实说道理,则会给人厚重感,说服效果会很好。
语言的扩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有一些短期的技巧,要辩证地看待,不要急功近利,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达到。